目前网络攻击通常有哪几类?常见防护措施又有哪些?

网络攻击的形式多种多样,但可以归纳为几个主要类别。相应的防护措施也构成了一个多层次的防御体系。

目前常见的网络攻击类型

网络攻击可以从技术手段和目的等多个维度进行分类。以下是一些最常见和最具威胁的类型:

1. 恶意软件攻击

这是最广为人知的攻击形式,指任何旨在破坏、窃取或控制计算机系统的恶意软件。

  • 病毒/蠕虫:能够自我复制并传播的程序。病毒需要依附于宿主程序,而蠕虫可以独立传播。
  • 勒索软件:加密受害者文件,要求支付赎金才能解密。近年来对企业造成了巨大破坏。
  • 木马程序:伪装成合法软件,诱骗用户安装,从而为攻击者打开后门。
  • 间谍软件:秘密收集用户活动和数据(如按键记录、浏览习惯)的软件。

2. 社会工程学攻击

这类攻击利用人的心理弱点而非技术漏洞,诱骗受害者泄露敏感信息或执行某些操作。

  • 网络钓鱼:通过伪造的电子邮件、短信或网站,伪装成可信来源(如银行、同事),骗取用户的账号、密码等信息。
  • 鱼叉式网络钓鱼:针对特定个人或组织的、高度定制化的网络钓鱼,成功率更高。
  • 商务邮件欺诈:攻击者伪装成公司高管,诱骗财务人员向欺诈账户进行大额转账。
  • 诱饵攻击:留下感染了恶意软件的物理设备(如U盘),利用人们的好奇心让其在自己电脑上使用。

3. 注入攻击

直接针对应用程序的技术漏洞,通过注入恶意数据来执行非授权命令。

  • SQL注入:针对数据库的攻击。通过在Web表单输入恶意SQL代码,从而操纵后端数据库,窃取、篡改或删除数据。
  • 跨站脚本:将恶意脚本注入到看似可信的网站上。当其他用户访问该网站时,脚本会在其浏览器中执行,可用于窃取Cookie或会话令牌。

4. 拒绝服务攻击

旨在使目标系统、服务或网络资源瘫痪,无法为合法用户提供正常服务。

  • DoS攻击:从单一源头发送大量流量淹没目标。
  • DDoS攻击:利用大量被控制的“僵尸”计算机(肉鸡)组成僵尸网络,同时向目标发动攻击,规模更大,更难防御。

5. 中间人攻击

攻击者秘密插入到两个通信方之间,拦截、窃听甚至篡改他们的通信内容。

  • 常见场景:连接到不安全的公共Wi-Fi后,攻击者可以窃听你的所有网络活动。

6. 身份和凭证攻击

专注于窃取或破解用户身份凭据。

  • 密码攻击:通过暴力破解(尝试所有组合)、字典攻击(尝试常见密码)等方式破解密码。
  • 撞库攻击:利用从其他网站泄露的用户名和密码,尝试登录其他平台(很多人会在不同网站使用相同密码)。

7. 高级持续性威胁

这不是一种单一的攻击技术,而是一种复杂的、长期持续的攻击活动。通常由有国家背景或有组织的犯罪集团发起。

  • 特点:目标明确(如特定企业或国家机构)、策划周密、持续时间长(数月甚至数年)、结合使用多种攻击手段(包括零日漏洞),极难被发现和清除。

常见的防护措施

针对以上攻击,没有一种“银弹”可以解决所有问题,需要构建一个纵深防御体系。

1. 技术层面措施

  • 防火墙:网络的大门保安,根据预设规则允许或阻止网络流量。
  • 入侵检测/防御系统:网络的监控摄像头和保安。IDS负责检测异常流量并报警,IPS则能主动拦截恶意流量。
  • 防病毒/反恶意软件:在终端设备上检测、阻止和清除恶意软件。
  • 定期更新和补丁管理这是最关键的措施之一。及时为操作系统、应用程序和固件安装安全补丁,可以修复已知漏洞,防止被利用。
  • 加密技术:对存储和传输中的敏感数据进行加密(如使用SSL/TLS协议的HTTPS网站),即使数据被窃,攻击者也无法读取。
  • 访问控制和最小权限原则:确保用户和程序只拥有完成其工作所必需的最小权限,限制攻击者得手后的横向移动。
  • 多因素认证:在密码之外,增加第二重验证(如手机验证码、指纹、安全密钥),极大增加凭证被盗用的难度。
  • Web应用防火墙:专门保护Web应用程序,能有效过滤和阻止SQL注入、XSS等常见Web攻击。
  • 数据备份与恢复计划针对勒索软件最有效的防护。定期将重要数据备份到离线或隔离的设备上,并测试恢复流程,确保在遭遇攻击后能快速恢复业务。

2. 管理和策略层面措施

  • 员工安全意识培训防御社会工程学攻击的核心。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,教他们如何识别钓鱼邮件、安全处理数据等。
  • 制定严格的安全策略:包括密码策略、数据分类和处理政策、远程访问策略等。
  • 零信任架构:“从不信任,始终验证”。不默认信任网络内外的任何用户或设备,在授权访问前必须进行严格验证。

3. 主动防御措施

  • 渗透测试和漏洞扫描:聘请“白帽子”黑客模拟攻击,主动发现系统中的漏洞并及时修复。
  • 安全监控和事件响应:建立安全运营中心,7×24小时监控网络中的异常活动,并制定详细的事件响应计划,确保在发生安全事件时能快速、有效地应对。

总结

网络攻击层出不穷,手段日益复杂。有效的防护并非依赖某个单一产品,而是需要结合先进的技术工具、严格的管理制度、持续的员工教育以及完善的应急计划,构建一个动态的、多层次的纵深防御体系。对于个人用户而言,保持软件更新、使用强密码和MFA、警惕可疑链接和附件、定期备份数据是保护自己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几条原则。

给TA打赏
共{{data.count}}人
人已打赏
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
    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QQ客服
  • QQ17636318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旺旺客服
  • 速度网络服务商 点这里给我发消息
电子邮箱
  • sudu@yunjiasu.cc
微信客服
  • suduwangluo